—
—
— 分享 —
编者按
“法治辽宁”开设《司法为民的故事》专栏,带您走进司法行政工作的日常,这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对“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诠释。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故事,感受那份来自心底的温暖和力量。
25年没有回娘家,近日,家住东港的王女士终于与父亲团聚。
25年前,因父母不同意王女士的婚事,她便再也没回过娘家。一次,父亲生病住院,要求王女士拿5000元手术费,王女士拒绝,父亲便来到了司法所“告”女儿。“老蔡调解工作室”耐心向王女士讲明赡养老人义务,并抓住了王女士即将当婆婆的契机,让她换位思考,王女士感同身受,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老蔡调解工作室”的首席人民调解员蔡立山,曾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在丹东市像“老蔡调解工作室”这样的金牌调解工作室还有不少,它们在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某小区的业主刘某拖欠物业费万余元。物业公司与刘某找到“党代表+志愿者+学雷锋标兵调解团队”,希望能解决这件“闹心事”。调解团队向矛盾双方释法明理,最终刘某决定补交拖欠的物业费,矛盾就此化解。
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近年来,市司法局进一步加强全市调解工作品牌建设,持续提升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市司法局相关部门到各县(市)区走访,指导推进创建“金牌调解团队”。其中,“党代表+志愿者+学雷锋标兵调解团队”“胡博士涉外纠纷调解室”“拘调对接调解室”“老尚个人精品调解室”“洋洋法律顾问调解室”“亮亮警官调解室”等“金牌调解团队”不断涌现,打造具有丹东特色的“枫桥经验”新样板。
市司法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金牌调解团队”成员由法律工作者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他们专业性强、调解工作规范化水平高,能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除此之外,“金牌调解团队”在有效解决当事人实际问题的同时,能从心理层面为当事人提供疏导与支持,实现“事”与“心”的双重调和。
版权所有:辽宁省司法厅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崇山东路38号甲 ICP备案许可证:辽ICP备17018890号-1 网站标识码:2100000027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17号 | 网站地图 | 温馨提示:显示器分辨率1280×768或以上,IE9.0或以上浏览器为最佳显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