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工作 > 队伍思想建设 > 先锋力量

—  

2023

  —

01/19
09:30

—  分享  —

司法为民的故事丨公证“绿色通道” 传递法治温度

文章来源:法治辽宁 撰写时间:2025年04月03日 作者:司法厅组宣处信息员

  编者按
  “法治辽宁”开设《司法为民的故事》专栏,带您走进司法行政工作的日常,这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对“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诠释。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故事,感受那份来自心底的温暖和力量。

  2024年深秋的沈阳街头,寒意渐浓,但辽宁某合金有限公司在沈办事工作组的几名成员之间,却弥漫着焦灼的气息。公司因业务拓展急需在哈尔滨银行沈阳分行开设涉外账户,而银行要求提供一份《企业现状保全公证书》。时间紧迫,若不能按时完成开户,公司将面临国际订单流失的风险。“银行只给了三天时间,我们连公证流程都不清楚,这可怎么办?”企业委托代理人李某攥着电话,手心沁出了汗。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李某拨通了公司注册地的北票公证处咨询热线。电话那头,工作人员的声音温和而坚定:“您别急,我们马上协调!”。“企业需求就是命令,我们必须分秒必争,开通涉企公证绿色通道”,北票公证处负责人在了解到情况后立即拍板。不到半小时,公证处的受案决定已经反馈回了企业,并在当天为企业预留了加急公证时间“窗口”。
  “公证结果能这么快就出来么?”高铁上,企业人员带着一份感激又不得不怀着一丝疑虑加紧从沈阳返回朝阳;北票的郊区,道路两旁树木的倒影,在公证处的车窗上飞快掠过,抽调的三名精干公证人员加紧赶赴企业驻地,对企业经营场所及周边环境进行实地核查。抵达现场后,公证员李洪印架起摄像机,王越迅速定位拍照,张昊则同步整理材料。企业厂区内,机器轰鸣声与公证员的脚步声交织,见证着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这里需要补一张全景照片”“定位截图务必清晰”……公证员们一丝不苟地记录着每一个细节。企业员工感慨:“原以为公证就是盖章签字,没想到他们比我们还较真!”中午,三人顾不上吃口饭、喝口水,马不停蹄地返回公证处整理资料。下午三点,带着油墨香的公证书准时递到李某手中。“半天!居然半天就办成了!老家人就是给力!”李某的声音有些颤抖。
  这份公证书不仅让企业顺利开户,更保住了价值500余万元的俄罗斯订单。事后,企业负责人专门打来电话表示感谢,并说道:“绿色通道救急难,公证服务暖人心!”,而公证处的同志已经将这些奉献当成了日常工作中的一个简单的小插曲,坦言:“企业和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行动的号角。”
  这并非个例。
  自2024年朝阳市委法建办启动“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以来,全市公证行业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标准,掀起了一场刀刃向内的改革风暴:办证时限从15个工作日压缩至最快1天;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材料精简30%;针对老弱病残等群体减免费用7万余元;甚至周末预约、深夜加班、主动上门成为常态。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曾含泪道谢:“你们上门办遗嘱公证,了却了我最大的心事。”
  夜幕降临,北票公证处的灯依然亮着。公证员助理毛猛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继续整理案卷。多年来,各公证机构接到的每一通感谢电话、每一面锦旗,均源于每一名工作人员的无私付出;每一次工作变革发展的驱动力,都源于司法为民的初心。
  如今,“公证速度”已成为朝阳法治建设的金名片。但故事并未结束,朝阳市司法局正谋划将“绿色通道”延伸至更多领域,用“心”动力激发“新”作为。正如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亚东所言:“公证不是冷冰冰的文书,而是法治温情的载体。法治的温度,就藏在每一次高效服务、每一份公证文书、每一句耐心解答中。我们要让每一个群众都感受到,法治不是远在天边的口号,而是近在身边的守护。”
  从“急难愁盼”到“由衷点赞”,从“繁琐流程”到“一次办好”,全市公证机构用行动诠释了“法治为民”的深刻内涵。当企业摆脱困境重焕生机,当群众紧锁的眉头舒展笑颜,法治的种子已在人心深处生根发芽。
  这,便是司法为民最好的故事。

版权所有:辽宁省司法厅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崇山东路38号甲  ICP备案许可证:辽ICP备17018890号-1  网站标识码:2100000027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17号  |  网站地图  |  温馨提示:显示器分辨率1280×768或以上,IE9.0或以上浏览器为最佳显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