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工作 > 队伍思想建设

—  

2023

  —

01/19
09:30

—  分享  —

司法为民的故事丨“心里石头落了地”

文章来源:法治辽宁 撰写时间:2025年07月15日 作者:司法厅组宣处信息员

  “这两面锦旗,是感谢,更是信任!”。近日,西丰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汪兵,从吉林省东辽县农民工张某和李某手中接过绣着“纾困解忧办实事 司法温情暖万家”、“秉公执法护正义 司法为民守初心”字样的锦旗时郑重说道。
  就在几天前,汪兵与同事们在依法据理的倾力调解下,成功为张某、李某追回了被企业拖欠长达数月的工资共计37000元。
  案件源于2022年,张某与李某背井离乡到西丰县某企业务工。三年来,他们勤恳工作,却于2025年初在缺乏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被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并被拖欠37000元工资。多次自行协商无果,求助无门的二人陷入困境。
  今年6月,张某与李某抱着最后希望走进西丰县法律援助中心。汪兵热情接待并详细核实情况后,立即启动维权程序。
  调解过程并非坦途。首次尝试,企业以经营困难为由试图拖延付款,双方僵持不下。第二次调解,企业又对劳动关系解除的合法性提出质疑,谈判再度卡壳。
  面对接连的阻力,汪兵带领团队深入研究相关法律,结合案件实际精心制定策略。在决定成败的第三次调解中,汪兵采取了多维度沟通:他清晰告知企业负责人拖欠工资将面临的具体行政处罚和信用降级风险,用法律的威严表明底线。同时,他实事求是地分析持续债务纠纷对企业自身商誉的严重损害,提供了分期支付或一次性支付两种灵活的解决方案,力求双赢。更关键的是,他推心置腹地向对方讲述“农民工挣的都是‘过河钱’,家庭生计等着救急”的现实压力,唤醒其社会责任。
  “依法支付农民工工资是法定责任,没有任何推诿的空间!”汪兵在调解中重申这一核心立场,成为破开企业负责人心理防线的关键。
  近四个小时法、理、情交融的调解后,企业方最终承诺在三日内一次性付清全部欠款。
  张某拿到钱后难掩激动:“真没想到法援中心效率这么高!汪主任他们真是实打实为我们老百姓办事,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这质朴的话语,正是对西丰法援“司法为民”理念最直接的褒奖。

版权所有:辽宁省司法厅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崇山东路38号甲  ICP备案许可证:辽ICP备17018890号-1  网站标识码:2100000027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17号  |  网站地图  |  温馨提示:显示器分辨率1280×768或以上,IE9.0或以上浏览器为最佳显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