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分享 —
今年6月
是第15个全民禁毒宣传月
为共同构筑禁毒严密防线
辽宁司法行政系统开展
多种形式的禁毒宣传活动
让“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理念深入人心
禁毒知识“潮”起来!
“跳跳糖”“奶茶包”模型前,家长带着孩子们仔细观察、认真辨认;互动问答环节,大家踊跃举手、积极抢答;最火爆的盖章打卡点,孩子们手持小册子排起长队……省马三家强制隔离戒毒所联合沈阳市沈北新区虎石台街道虎熙社区,将禁毒课堂搬进了商场,针对青少年群体精心策划了一场融合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禁毒宣传活动。
“提升记忆力,一片轻松考出好成绩!……一些关于‘聪明药’‘提神药’的宣传,考生、家长们是否收到过?”针对青少年群体麻精药品及未列管成瘾性物质替代滥用问题,戒毒民警特别开设“药物安全小课堂”,用一个个真实案例警示青少年,一次滥用可能毁掉学业、亲情,甚至整个人生!
活动还精心设计了“禁毒集章打卡”环节。戒毒民警为参与活动的青少年准备了专属的“禁毒印章”,这种模仿时下“新潮旅游打卡”的方式,瞬间点燃了青少年的参与热情。孩子们主动参与禁毒知识互动学习,在完成“集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加深了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现场活动结束后,社区工作者与戒毒民警将宣传阵地延伸至商场各处,向商户、顾客发放禁毒手册,宣讲法律知识与防毒技巧,让拒毒理念深入人心。
禁毒戒毒宣讲进大集
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沐蓝阳光行”禁毒戒毒宣讲团参加沈阳市大东区举办的“第三届禁毒便民服务大集”。
活动现场,戒毒民警们以“一对一”专业讲解破除认知盲区,现场解答群众咨询130余人次。“我在小说中听说过这个毒品,今天终于看见它长什么样子了!”一位前来“赶集”的女士指着展台上的毒品模型,既惊讶又好奇地对民警说。通过民警深入并拓展的阐释,该女士对新型毒品的伪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通过这种“看得见”的模型展示、“听得进”的案例剖析、“问得清”的专业互动,宣讲团成员们将严肃的禁毒知识,转化为一场震撼心灵、触动灵魂的禁毒教育。
此次活动,省女子戒毒所与公安、民政等多部门形成联动矩阵,实现禁毒宣传与反诈防骗、普法教育等20余项便民服务的无缝融合。
共筑新时代无毒校园
省强制隔离戒毒医院干警们走进沈阳万业技工学校,开展主题为“共筑新时代无毒校园”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知识讲座、模型展示、互动答疑等形式,为师生们揭开毒品的伪装面具,筑牢青春防毒墙。
“同学们,你们知道‘奶茶粉’‘跳跳糖’也可能是毒品吗?”活动中,戒毒医院禁毒宣讲员结合PPT图文与真实案例,从传统毒品到新型合成毒品的演变讲起,重点剖析了“笑气”“电子烟油”“邮票”等伪装性极强的新型毒品,揭露其“时尚无害”外表下的致命危害。
讲座结束后,礼堂一侧的毒品仿真模型展台被学生们团团围住。“原来冰毒长这样!”“这不是跳跳糖吗怎么成了是毒品?”在警官们的引导下,同学们近距离观察了数十种毒品模型。活动尾声,医院干警向师生发放了精心设计的《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宣传手册。
禁毒宣传江海行
丹东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禁毒宣传江海行”宣传队走进河口断桥景区、虎山长城景区、旅游公路驿站、志愿军公园、游船码头、国门湾公园等人群聚集场所,将禁毒知识融入到文旅场景,为游客和市民送上一份特殊的“安全出行指南”。
在景区入口、游客中心、购物中心、观景台等区域设立宣传点,通过悬挂宣传横幅、摆放毒品模型、互动语音展板、发放禁毒资料、讲解咨询、扫描二维码等形式,向旅游团队、自驾旅行者、骑行爱好者、国内外游客、景区工作人员、个体工商户及普通市民普及禁毒知识和法律法规,并重点介绍新列管的麻精类药物。
许多游客和市民表示,通过参与此次活动,对毒品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今后将自觉远离毒品,防范麻精药物滥用。
版权所有:辽宁省司法厅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崇山东路38号甲 ICP备案许可证:辽ICP备17018890号-1 网站标识码:2100000027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17号 | 网站地图 | 温馨提示:显示器分辨率1280×768或以上,IE9.0或以上浏览器为最佳显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