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分享 —
本溪市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突破口,通过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破解行政检查堵点、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管理等工作举措打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组合拳”,以制度刚性为营商环境护航,让企业轻装上阵、聚力发展。
高位推动
多措并举强化监督
“执法不能‘扰企’,要为企业‘护航’。”本溪市委、市政府对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定下清晰基调。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批示部署,全市迅速构建起“市县主抓、司法行政部门统筹、业务主管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各级政府成立专项工作专班,清单管理、定期调度等机制同步落地,确保责任层层压实。
为强化监督效能,全市累计抽查行政执法案卷506件,在重点企业设立17个执法监督联系点,向200家企业发放监督联系卡,对6家存在执法不规范问题的执法单位进行约谈。通过案卷评查、专项督查强化内部约束;建立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聘任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开通举报热线拓宽外部监督渠道,对执法问题实行闭环整改,构建“内部监督+外部评议”机制,为规范执法提供了坚实保障。
精准减负
破解企业迎检难题
“过去多个部门‘轮番上门’,有时一周要接待三四拨人,生产计划常被打乱。”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这一堵点,本溪市司法局牵头开展涉企检查事项“大清理”:对市直部门220项涉企检查事项逐项评估,清减98项,保留的122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清减比例达45%,清单之外一律不得随意检查。
在此基础上,创新推出“综合查一次”和“一表通查”机制:14家单位梳理19项联合执法事项,实现“一次上门、多项检查、结果互认”;12家单位将85项检查内容整合为“一表通查”,企业线上即可明晰全部要求,告别“多头咨询、反复准备”。目前,重点领域中9家单位已分别牵头完成首轮联合检查,切实为企业省下了时间和精力,减轻了企业迎检负担。
严管队伍
提升执法公信力
执法队伍的执法能力和工作作风,直接关系企业对营商环境的评价。本溪市从“训、考、督”三方面锻造过硬队伍。400余名新申领执法证人员参加专题培训,重点提升“柔性执法”“说理式执法”能力;全市执法人员每年接受不少于 30 学时的常态化轮训,实现培训全覆盖;800余名执法人员通过“一人一机”闭卷考试严把准入关,不合格者坚决不予发放行政执法证件。
从“频繁检查”到“精准监管”,从“企业跑腿”到“数据跑路”,本溪市以规范执法的“小切口”,做好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大文章”。随着执法环境持续改善,当地政企良性互动氛围日益浓厚,一幅共促高质量发展的画卷正生动铺展。
版权所有:辽宁省司法厅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崇山东路38号甲 ICP备案许可证:辽ICP备17018890号-1 网站标识码:2100000027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17号 | 网站地图 | 温馨提示:显示器分辨率1280×768或以上,IE9.0或以上浏览器为最佳显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