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分享 —
编者按: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发挥好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是全面振兴的题中之义、定远之策。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全省持续推进法治环境建设,解决了一大批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前期“法治辽宁”推出《市县党政主要负责人谈法治环境》专栏,形成浓厚氛围,引发良好反响。现开设《省直重点法治部门主要负责人谈法治环境建设》专栏,供交流借鉴。
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护航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省卫生健康委
党组书记 陈艳兰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省卫生健康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三年行动”为总牵引,聚焦人民群众关注的卫生健康领域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履职,强化权力监督制约,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新动能。
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
省卫生健康委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十一个坚持”为重点,发挥委党组领学促学作用,组织全委不断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理论精髓。通过“机关大讲堂”、法治系统人员培训会、党校集中授课、基层党组织党支部会议等多种途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抓住各种卫生健康纪念日、宣传周、宣传月等契机,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卫生健康法治环境。制定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对委直属单位年度考核中增加“委直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的考核内容,持续提升全系统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努力形成全系统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二、不断强化法规制度体系建设
高效完成省委、省政府关注、改革发展急需、人民群众期盼的立法任务。2021年以来,参与起草和修订的《辽宁省中医药条例》《辽宁省精神卫生条例》《辽宁省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辽宁省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辽宁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均已公布施行。加大卫生标准体系建设,以标准助推卫生健康工作创新发展。推进公立医院法治建设。制定《辽宁省医疗领域权力清单》《辽宁省医院管理规章制度汇编》,以79个试点医院为切入点,全面部署推进公立医院法治建设工作,增强医务人员依法执业、规范服务意识,挖掘一批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打造医疗系统“清风辽宁政务窗口”。省卫生健康委全面梳理群众关心的就医问题,全省370余家二级以上医院编制完成《办事不找关系指南》,推动“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成为常态。深入开展“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等主题活动,359家二级以上医院实现临床检验结果互认,累计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7200余万元。会同公安部门联合开展“号贩子”“黄牛党”清风行动、整治过度诊疗专项行动,12345政务服务热线群众投诉挂号难、“号贩子”“黄牛党”等问题同比下降93.5%。
三、着力深化依法行政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领域法治建设的新需求新期待,推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法治成果的良好局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见效。牵头推动多部门优化再造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服务流程,办理时间、办理环节分别压缩了95.4%、85.7%,实现群众办事“零跑路”,典型经验被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推广。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从严做好法制审核工作。规范执行党组工作规则,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核及公平竞争审查。提高依法行政质效。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共174项并公示。认真履行复议应诉职责,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省卫生健康委群众来访窗口同比下降13.6%,12345政务服务热线办结率100%,全省卫生健康领域总体上保持了平安稳定。提升重大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在重大突发事件中推进法治建设,建成国家(辽宁)急性突发传染病应急队和118支市县小分队,高效处置33起突发事件伤员救治工作;有效应对2024年葫芦岛洪涝灾情,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2024年我省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满意度得分首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首次进入“满意”区间。
版权所有:辽宁省司法厅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崇山东路38号甲 ICP备案许可证:辽ICP备17018890号-1 网站标识码:2100000027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17号 | 网站地图 | 温馨提示:显示器分辨率1280×768或以上,IE9.0或以上浏览器为最佳显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