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振兴区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将“村民评理说事点”建设工作纳入治理体系,使农村地区的治理面貌焕然一新,尤其是“村民评理说事点”的遍地开花,不仅让“评理说事”的社会治理功能得到极大充实,也使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并且推动了“枫桥经验”在新时期的与时俱进和发展完善。
振兴区在4月初启动“村民评理说事点”建设工作,汤池镇复兴村作为试点村先行建设,5月初在所有行政村全面铺开。5月底,全区26个行政村“村民评理说事点”的工作用房和人员队伍全部如期建设组建完毕,并已开展人员培训和评理说事工作,3个月来共“评理说事”96件,“评理说事”工作初见成效。
一、畅通民情诉求新通道
“村民说事评理点”调解机制的建立,为广大村民提供了发表意见的地方。虽然是村民自治组织,但却是有很大的优越性。振兴区江海街道办事处由于本地多以水产品加工厂为主,每到夏季的连雨季节,加工厂和住户常常因排水问题产生纷争。从今年4月开始,“村民评理说事点”在振兴区江海街道办事处落地生花后,村民到了“评理说事点”,就像是和邻居们聊天一样,由村贤、法律顾问和评理说事员一起参与,在唠家常中先后处理7起类似问题,使住户的诉求得到了解决,居住环境得以改善,邻里关系更为和睦。
二、基层治理得到新加强
“评理说事点”工作的开展,搭建起了两个平台,促使基层治理能力和效果进一步加强。一是群众自我管理平台。“评理说事”以介于官民之外的第三方调解平台形式出现在基层治理中,提倡“有事你就说,道理大家评”,真正是提出问题是群众,解决问题是群众,体现了群众的自我管理。二是群众法治意识提升平台。振兴区汤池镇某村于某某和李某某是一个二婚重组家庭,由于法律知识的缺乏,两人只在亲朋好友见证下办了一场酒席就以夫妻的名义共同生活,很不幸两人在一起没多久李某某去世了,李某某的女儿李某以父亲去世后于某有儿子有女为由,提出于某不应该在居住在亡父的房子中。于某某和李某纠纷许久没有成效,两人来到振兴区汤池镇某村“村民评理说事点”来寻求帮忙,评理说事员在了解到两人的纷争点后,先后从《婚姻法》、《继承法》对二人进行普及,最后评理说事员通过法律的“刚性”和“柔性”,巧妙地将法律的原则性与灵活性融为一体,开展耐心细致的说服疏导工作。语重心长劝导双方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长辈对晚辈要大度、宽容,作为晚辈不要斤斤计较,要尊老,爱老,更要给下一辈做出榜样,两人最后达成和解。评理说事员经系统培训后人人懂政策懂法理,在为村民“评理说事”的过程中,使群众了解的是法律、听取的是政策,真正信服的法治。
三、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评理说事”调解机制充分发挥了农村自治的作用,引导居民通过自治的活动,树立了非常好的风气,解决居民最基本最实际的问题。振兴区花园街道办事处某村村民聂某某在多年以前,将自己的承包地转让给了别人从事大棚种养行业,就在2019年由于高铁占地,转让土地人员将土地准备用废弃碴石料进行回填,从事非农生产,聂某某得知此情况后,找到“村民评理说事点”,进行维权诉求,该村“村民评理说事点”两名评理说事员接到反映后,第一时间赶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查看,并且找到用地当事人进行政策法律宣传,刚开始用地人员没有配合村里工作,使此问题没能马上得到解决,只是按要求停止施工,几天后评理说事员又到现场进行复查,发现用地方还没有行动,回填土还在耕地内,村民评理说事点第一责任人再次电话沟通,找到当事人,把土地法的相关法条耐心讲给他听,在近半天的说服引导教育下,用地人员认识到自己的形为不合法。该人表示,将不在回填此地,虽然此地水冲沙压,属于低洼地块,为了耕种用地人表示,将用好的土质修复耕作层,兴修排水系统,保证该地能正常耕种。使双方的矛盾得以化解。评理说事员通过自身的专业素质、法律知识坚持法律和教育共同使用的方法,尽可能的解决老百姓的问题。也进一步理清很多的关系比如政府和群众的关系,这个机制在中间期待缓冲的作用,“评理说事”机制扎根于群众,服务于群众,是一条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好途径。
评理说事是在近年间“枫桥经验”的调解实践中被挖掘和重视,并根据时代特征注入了新内涵。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坚持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以“评理说事”化解群众的矛盾纠纷,促进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必要举措,为多元纠纷化解机制的完善和百姓亲睦、守望相助、亲邻融洽的小康社会建设贡献力量。